close
ㄜ是一樣的主題
一樣關乎出生率跟墮胎的事情
剛剛看到
報導
就順帶的再貼一次(一樣的事情不一樣的時間的報導)
先前貼應該是一年前了


台灣生育率千分之1.1 全球最低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03/02 07:20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台灣少子化到底有多嚴重?羅東聖母醫院院長呂鴻基昨天說,去年台灣育齡婦女總生育率只有千分之一點一,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連帶影響到婦產科的生態,有的醫師已不再接生。

 

呂鴻基昨天在「現今健保困境下,兒童醫療與保健的困境」研討會表示,台灣嬰兒出生人數,在民國五十二年達高峰,共出生四十二萬多名嬰兒,八十七年開始減少,低於卅萬人;去年更出生不到廿萬人,即十五歲至四十九歲育齡婦女,每一千人平均才生一點一名嬰兒。

 

孩子生得少的原因,他分析,主要是高教育女性晚婚,節育觀念普遍,「其實現在宣導節育,可以不用做那麼好」,再加上育兒成本高,生活壓力大,墮胎氾濫,都讓台灣之子愈來愈少。

 

尤其是墮胎,呂鴻基粗估,我國人工流產數一年約有卅萬,這些來不及長大的胎兒,甚至超過新生兒人數,數量驚人。也有一名醫師表示,光在台北縣、市,約有半數的婦產科開業醫師已不再接生,只看婦科或兼做美容手術。



ㄜ順帶再說一下

人真的很有趣
也很可悲

總是跟他說那邊沒路
那邊危險
越要往那邊試

有些人走一走覺得不對勁就回來了
有一些人是走到後面才發覺不對勁快走回來
有人則是陷進去.....要晚一點走回來
有人則堅持他沒錯繼續陷在泥沼中


神也很有趣
他總是說結果
不說過程....


唯獨那果子你不可吃
吃的日子必定死
他說的很清楚了
"不可"很強烈的字眼
"必定"很強烈的字眼


如果政客們還想繼續的拉攏那些要性自主性自由的人
那台灣未來的整個家庭社會狀況是可想見的


如果那些推動這樣思想觀念的人

或許50年後會發現自己是錯的(我是說還活著的)

因為台灣可能沒人了.....

誰知道......

反正這是大家所謂的"自由"
如果這是真自由
或許有人會覺得可笑吧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我如果沒記錯的話

聖經有很多地方記載說

末後(世)的日子
會有很多很亂得事情發生....

或許我說過很多次了啦XD

ㄜ這也不是恐嚇

我反而很期待這天的到來......

因為唯有這樣
所有的人(活人死人)
才知道誰是真正的主宰

或者應該說得已證明
而不是知道
因為已經有些人知道了

咍!!!不多說太多啦




另外還有一篇

這是這篇之前發布的




醫師見路倒 僅四成願搭救

中時電子報  更新日期:2008/03/02 04:39  黃天如台北報導

 國內一項調查顯示,看到路倒病患,執業醫師僅四成願意出手相救,挺身而出的醫學生也只有六成!台大小兒部教授李秉穎表示,國內醫療環境已因醫病關係緊張到近乎扭曲的程度,而一旦醫師紛紛力求自保,到頭來受害最深的還是民眾。

 

 李秉穎昨天在兒童保健協會舉辦的學術研討會中,首度發表他於四年前進行的調查研究,對象包括以北區醫學院為主的住院醫師、醫學生、學生家長,以及分布全國的執業醫師,受訪人數總計約一三○○人。

 

 他說,該調查顯示,醫學生心目中的理想執業科別前幾名依序為內科、家醫科、兒科、外科及神經科,理由是這些科別較有機會救人性命;至於家長的看法則「實際」得多,其希望子女執業的科別優先順序是皮膚科、內科、眼科、兒科及家醫科。

 

 李秉穎以自己為例,當初他選擇兒科也是充滿了理想性,因此,明知兒童疾病種類、併發症都比成人多出許多,專業難度及壓力也大,仍勇於執著所愛。

 

 然而,近年國內醫療環境愈形惡劣,醫病兩方動輒興訟以對,在在都讓醫師熱血降溫。

 

 李秉穎說,上述情況嚴重的程度,從問卷中提及「若看到有人在路旁昏倒,你會怎麼做?」回答會通知一一九然後為患者CPR的醫學生竟然只六成,「社會化」的執業醫師願意這麼做的比率更只有四成。

 

 在被問到「若有一種外科急症不開刀的死亡率為九成,開刀死亡率為四成,而你是外科醫師,你會怎麼做?」結果多數受訪執業醫師及醫學生的答案都是「與家屬討論決定」,願基於專業積極勸說家屬接受開刀者僅二成左右。

 

 李秉穎強調,或許民眾會感嘆「醫師愈來愈沒醫德」,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近年常有住院醫師跟他抱怨,小朋友的血管較細,有時他們只因打針打了幾次沒成功,就會遭家屬「辱罵」,醫病關係怎麼會好得起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雪 的頭像
    小雪

    小雪的心情天地

    小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