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還是努力的把心得跟重點po上來好了= =....
雖然每看過一章,等過了一段時日,就會懶惰...
畢竟心得已經過去了,po起來就會無聊無聊的...



開頭是作者要修理庭園的水管,修好了他會心裡非常舒暢,但是上網查過,按照說明做了,卻無法排除障礙,讓他憤怒



我無法靠自己辦到,我需要幫忙。很久以前,我曾經下定決心一個人過活,無須外援,也下過決心凡事自己搞懂。這是孤兒般的男人普遍會下的決心,當他們是男孩時一個人孤零零的,沒有人在身旁陪伴,也意識到人非常不可靠,所以,他們決定只靠自己,不靠別人。我同時對上帝發出埋怨,為甚麼修理水管會那麼艱辛?光是修水管失敗引發這麼多連鎖反應,是有點誇張。

問題都出在「沒有父親」(fatherlessness)

◎未完工的男人

一個男孩在成為男人的旅程中,得學很多的事情,而這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透過父親積極的參與,還有其他男人的友誼,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難怪安安感謝我,讓他不是活在女孩子堆當中)

我渴想的是能在父親身邊,得到他的關注以及喜悅。

所以我們對人生的態度變成是:我們只敢碰我們能掌握的事,別的一概不碰。

每當碰上多半會挫敗的領域,我們就打住。

他們雖成為付諸行動的男人,卻沒有植根在真正的力量、智慧與慈愛上。沒有人在指引他們。


◎南普拉特河畔的一個「父親」

(這段就描述他從不會飛蠅釣,到一個男人教他如何使用,後來他發現這是神給他的禮物,他很滿足)

「自己打天下」的人。這個稱號是個讚許,可是這其實像是哀悼逝者,或是在形容最近失去一支手臂的人時,那種比較悲傷與遺憾的口吻。


◎天父的邀請(這整大段我建議都要看....)

我們脫離原本獨立的生活方式,以及我們面對或逃避人生的各種方式:這可能是一個男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悔改了。

那些被我們當成麻煩、試煉、失敗的事物,事實上是上帝以父親的角色在調教我們時,用來使我們剛強、得醫治,或是拆毀我們不聖潔的部份。換言之,是帶我們踏上獨特的男性氣魄歷險。

◎男性旅程的階段

童年(愛子)→西部牛仔(遊俠) →戰士      →情人        →君王    →哲士
大約是              青少年時期13-19或2x歲    到3x歲      與戰士同期                60歲之後

這一切都是有階段性的,是有一條路的。不是公式,而是一條路。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功課,每一個階段可能受傷、被迫縮短,最後造成心靈不成熟的男人。難怪,我們會詫異為何一個四十五歲的男人,會像是整夜強風過後,後院裡倒地不支的樹。當我們上前探視的時候,發現他的根不夠深入地面,也或許內部已經遭受蟲害與旱災而腐爛、虛弱。而這正是一個半成品男人的內心寫照。

我依然維持《我心狂野》那本書裡的基調──每一個男人都有著相同的核心問題:「我有沒有足夠的能力?」
然而,在這個問題背後,有更深的需求──知道他是被珍視的、得人喜悅的,他是個受鍾愛的兒子。

無論是在六歲還是六十歲,男人總會是一個「戰士」,因為他從戰士上帝(warrior God;參看出埃及記15:3)那裡承接了這一份形象。
絕不因任務艱鉅而退縮...承擔使命是重要的...男性氣概與被動心態互不相容...就必須有勇氣、採取行動、加入戰鬥行列。

「情人」階段。明白到詩意和熱情遠比理性和命題更接近真理。

◎男性成長楷模

(以大衛與耶穌為例)
因為聖經花了六十多章經文記載大衛的事蹟。

◎成長故事

(這裡舉了《埃及王子》《魔戒》《獅子王》為例)

◎迎接挑戰

我們也該走上這樣的男性成長旅程。只不過,活在當今講求即時效益的文化,我們早已不知道男性成長經過哪些階段。速食文化在我們的社會流行,要喝咖啡,不必動手,自會有人為我們端上來。要看照片,不再需要花時間等底片沖洗,甚至連一小時也不必,因為有了數位相機,馬上可以看到影像。我們不必花時間與人接觸,因為我們可以透過電子郵件、傳呼、手機等途徑發放即時信息。我們不必等皮外套、牛仔褲和帽子慢慢老舊,呈現粗糙的外觀,因為服裝可預先經過褪色工序,出廠時已有了陳舊的外表。這些特質,可以馬上買得到,可以立即磨蝕出來。

然而,神是一位強調過程的神。你想要一棵橡樹,祂要你從橡樹果實開始種植。你想要一本聖經,祂用超過一千年的時間慢慢寫成。你要培養一個男人,必須從小時候開始栽培。神已命定了男性成長的階段。

我們本來不致如此的。我們不必在迷霧中遊蕩。我們不必獨自奮鬥、隱含怒火、躊躇不前,甚至大發脾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